?xml:namespace>2016年11月11日晚,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兆麟先生应文化与传媒学院邀请,主讲了“读书与治学”系列学术讲座的第10期,本期讲座的题目是《阅读的层次与治学的方法》。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4个专业的全体2016级新生和部分老生共200多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文传学院院长马启俊教授主持。
白兆麟教授1937年生,安徽安庆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高校教学与科研40余年,两次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共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出版散文集《顾盼集》、《睎睋集》、《鼎立集》。
讲座伊始,白兆麟教授叮嘱同学们要有“学而时习之”的心态,珍惜大学四年时光,明确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工作能力三个方面的关系,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增加自己学习领域的宽度和认知的厚度,提高学习效率。白兆麟教授针对电脑、手机在大学生中频繁甚至过度使用的问题,提出只有有限度地接触网络文化,不断地增加阅读纸质书籍的自觉性和提高学习功效,才能真正适应社会需要,获得竞争优势。
白兆麟教授指出,阅读是一件神圣的事业,应该虔诚对待。他将阅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性的专业阅读”,即根据专业需要去阅读书籍,以奠定自身专业基础,提高专业水准;二是“扩展性的辅助阅读”,即广泛涉猎,扩展视野,以增强自身理论基础,提高自身的思辨能力;三是“熏陶性的情趣阅读”,也称“游走性的阅读”,即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游走在书中,培养人文情怀。他认为,应把阅读作为一种乐趣,选择与自己兴趣相投的书籍,视书为友;要做好读书计划,坚持不懈、专心致志地阅读,这才是成功的秘诀。白兆麟教授以身作则,他退休后,每天坚持读书和写作,因此才有了现在的满腹经纶、新作频出。
最后,白兆麟教授结合自身的治学经历和丰富的阅读经验,为同学们介绍了三种治学的方法:一要打破学科的局限,适当地开阔自身视野,也要与不同学科相融合;二要用理论作先导,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不可轻视理论;三要注意方法的哲学层面、逻辑学层面和专业层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
年近八十岁的白兆麟教授身体健康,精神矍铄,思路清晰,侃侃而谈,他的讲座引经据典,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探讨,又有典型例证的列举,精彩纷呈。讲座结束后,还有不少同学不愿离去,围着白兆麟教授请教问题,并请求签名留念。白兆麟教授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并为同学们签名、赠言。
本次讲座是文传学院结合4个专业的《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安排的一次课外读书与治学集中辅导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听了讲座,受益匪浅,感受颇深,启发颇多,在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要将今天收获的知识和方法加以实践和运用,要真正做到会读书、会学习、会治学、会研究,为毕业后的就业、创业、立业、建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文/李梅 李静雨 图/刘维航 张聪 审核/马启俊 文化与传媒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