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间赛跑——文化与传媒学院师生记录抢救地方文化记忆

发布者:新闻管理员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6-03-14浏览次数:138

201634—6日,文化与传媒学院李方海、汪大明、黄克顺老师带领学生摄影摄像团队一行10人,前往六安市毛坦厂镇明清老街,与油纸伞制作者徐修生老先生访谈交流,并进行了为期3天的地方文化和“非遗”项目纪录片摄制工作。

经过紧张筹备与前期沟通,摄制团队于4日早晨赶到毛坦厂镇明清老街。青砖、灰瓦、木板门、马头墙,走在错落有致的鹅卵石街道上,能感受到浓厚的徽风古韵扑面而来。在老街中段的一个转角处,大红的油纸伞悬挂在门框上,“承古斋”静静地坐落在那里。撑着鲜艳的油纸伞行走在古旧的老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纪录片主要是记录大红袍油纸伞的传统制作工艺及徐修生老人目前的生活状态。老先生特意为摄制组花费了2天时间制作油纸伞,展示了详细的工艺流程。

一把看似普通的油纸伞,仅制作工序就有100多道,全是手工制作。制伞的过程包括选竹、制伞骨、绕线、糊伞、晾伞、上桐油等几大部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制作工具里唯独缺少一把尺子,一把伞从开始制作到最后完成,全靠老人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丈量。

在制作油纸伞的同时,70多岁的徐修生老人还给我们介绍了大红袍油纸伞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实状况。由于老人年事已高,以前一天一把伞都不是问题,现在两天一把已是勉强。虽然说儿子和媳妇已经基本掌握了制伞工艺,但由于工序复杂等原因,一年产量仅有500多把,收入不足两万元,再加上政府的关心照顾和资金扶持,现状略有改观。虽然收入远不如家人外出打工,但老人依然苦苦支撑着店铺,坚守着传统手工艺传承的一份信念,为明清老街保存着那一抹鲜红。

据悉,六安市健在的“非遗”传承人大多在70岁以上,年龄最大的已经83岁。与时间赛跑,抢救地方文化记忆和保存保护“非遗”项目已是当务之急。

此次六安市地方文化和“非遗”项目纪录片拍摄活动,是文传学院创新实践教学的一种尝试,是对理论型和应用型互补,研究型与技术型结合,教学与实训同步,课内与课外渗透教学模式的一种推进;是将社会实践成果积极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的一种探索;也是高校借助媒体技术抢救地方文化记忆,保存活态文化,真正为地方文化服务,推动文化发展的一种实在行动。

据悉,本纪录片将在有关媒体同步播放,以扩大学院影响,推广六安文化。

(文/鲁妮、冯晨晨图/团队成员审核/马启俊)


XML 地图